欢迎访问恒兴集团官方网站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个人身份信息的保护与风险防范》培训顺利举办
2017.12.11 2467


        在日常生活中,身份证是经常被用来办理各项业务的凭证,但这也存在着个人身份信息泄露的风险。近年来,几乎每个人每天都会接到很多“骚扰”电话,推销甚至诈骗电话防不胜防,据统计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过。针对这一问题,12月6日人力资源部联合法务部特别举办了一场关于防范个人信息安全的知识讲座,由法务经理苏中发主讲,通过诸多生动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的危害和防范技巧。



        培训开场,苏经理从身份证的“姓名”、“出生日期”、“住址”、“身份证号”等信息入手,通过对“北雁云依案”、“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和刑事责任能力”、“身份证号的唯一性、终身性”的解说,强调身份证上每一项信息的重要性,并提示其可能存在“错误”、“借用”、“盗用”的风险。



        随后,苏经理着重指出“借用”身份信息须谨慎,列举了“借名购房”、“股权代持”、“公司注册”可能存在着房屋实际归属权、出资义务和追究法人责任的风险。为了提防身份信息被泄露,苏经理也特别支招:一方面在使用身份证复印件时严格规范标注使用用途,另一方面,在身份证丢失时及时挂失补领。倘若发生信息被盗用,第一时间拿起法律“武器”,向公安部门报警、向工商部门投诉、向税务部门投诉、向法院提起诉讼。


        通过这场《个人身份信息的保护与风险防范》培训,学员们表示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将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防范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维护公民合法“隐私权”。


集团概况
企业简介
董事长简介
企业文化
企业大事记
主要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新闻
媒体观察
产业介绍
冶金矿产
商业贸易
民办教育
文化旅游
资产管理
股权投资
社会责任
慈善事业
社会认可
加入恒兴
人才理念
招聘岗位
在线投递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投诉建议

恒兴集团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恒兴集团 版权所有 闽ICP备08009988号-1          技术支持:35.com